作者|敖小敖
来源|敖小敖
1前两天,我看到一则“支付宝女声”的故事。
我们在扫码付款后,常常会听到商家那头儿弹出的声音“支付宝到账,XX元”
这个声音来自一位中国台湾的小姐姐,名字叫陈牧晴。
陈牧晴在支付宝工作三年多了,本职工作是一位用户体验设计师。
她说话声音很甜,同事开玩笑说,她是“支付宝的林志玲”,于是,为支付宝录制官方声音的机会自然而然地降临到她身上。
而其实,在当年,陈牧晴差点和支付宝的工作机会擦肩而过。
陈牧晴读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看到支付宝到台湾招聘实习生,但行程当中并没有牧晴所在的学校。
而到内地工作一直是牧晴的梦想,她不想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她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方式到处打听、寻找,
最终拿到了实习生招募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写了一封诚意满满的邮件,给自己争取到了面试机会。
最终她如愿以偿。
现在,全国每天恐怕都有成万上亿的人,伴着陈牧晴的声音吃早餐、逛超市、进商店……
记得B站有位学生党up主,学的是新闻传播专业,她说很想要到几个互联网大厂实习。
但遗憾的是,她能腾出空实习的时间,这几个大厂都没有在招人。
可能也是因为愿望太过强烈,她从微博找到了公司HR的联系方式,
然后发去自己的简历,表达想要实习的愿望,后来真的得到了这样的机会。
说到这儿,你应该已经知道我今天要说什么了。
实现去理想公司上班的梦想,不是只有选择A:赶上招聘就投简历,选择B:没撞上招聘→放弃吧!
你还有“第三选择”。
其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何尝不是如此呢?
史蒂芬·柯维在他的《第3选择》中写到,面对很多问题,通常人们会以为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面对,要么逃避
要么反抗,要么就忍受
不是支持,那就是反对
不是成功,那就只能失败……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人生不是非A及B,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人和事物的状态有很多种,大部分都游离在中间地带。
而中间地带还有C、D、E、F、G……以至无穷的选择,这里面别有洞天,大有可为。
2一个事情的选项A和选项B,通常来自常识,来自世俗既定的判断,来自前人制定的思考方式。
它们有时候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有时候却成为不折不扣的前进绊脚石。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就是一位敢于突破常识,寻找第三选择的人。他做出了蓝色发光二极管,也就是蓝色LED。在此之前,LED只有红色和绿色,有了蓝色之后,LED凑齐了三原色,由此LED屏才能展示我们今天看到的五花八门的色彩。
他在自传《我生命里的光》中写到:我和其他研究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因为太过于了解定论和业界的常识,被一定的研究方法所拖累。
如果沿着前人的文献去做,得到的东西不过位于常识的延长线。
中村修二出身于一个日本普通的渔民家庭,应试能力平平,只考上了日本一所三流大学,他所在的大学甚至没有物理系。(可他拿到的正是诺贝尔物理学奖)
修二大学毕业后,在日本一个小地方的小企业里上班,没有任何人觉得这样的他能有什么了不起的前程。
但他充满了热情和干劲儿,自学知识,反复调仪器、做实验,最终完成了一道一度被认为是20世纪最难的科研课题之一的开发。
他从自己的想法出发,采用了所有人看起来有明显缺陷的原料做实验,他讨厌和拒绝参加各种繁琐的项目讨论会,
他不盲目相信专家,以“孤独”为荣,主动屏蔽七嘴八舌的杂音,最后他真的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3曾经有人问张泉灵,你是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如何做好企业老板和母亲这两个身份?
张泉灵说,她很讨厌这个问题,为什么你不去问男企业家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大胆猜想,在记者看来,女性是很难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女性天生就应该为家庭付出更多,
你出来打拼事业,自然会缺失对家庭的陪伴,事业和家庭,你只能二选一呀。
也许这是来自提问者的常识,但这又何尝不是他的一个偏见呢?
《第三选择》里提到,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第一选择和第二选择常常是互相冲突的一对儿“矛盾”,
它们之间划出了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站在截然对立的阵营,让你在选择间犹豫纠结、痛苦徘徊。
但其实只要从两个选择互相纠缠的迷局里跳脱出来,站在上帝视角向下俯瞰,
你会发现,在两者之间,通过“共赢”、“创新”等方式,可以缔造出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可能。
本文来源:头条号。敖小敖,90后 “写作者+录音主播”,文笔清丽,声音温暖,可写亦可读,主要聚焦成长干货、情感故事、励志人物领域。坚信每个人天生优秀,关注头条,带你发现未知的自己,收获无限可能。
点击,即可收听本文音频版
支付宝到账100元:若不是第3选择,你压根儿听不到她的声音.mp38:04 来自敖小敖
-END-
在一战和二战中,德国每次都举国之力参与了,虽然结果都是都战败,但德国给各国人民带来的伤痛却永远不会被忘记。而当时的欧洲还有一个大国在一战和二战时均没参战,这个国家在以前还称霸过世界一个多世纪,它就是西班牙。
西班牙没参加一战的原因还是很正常的,因为那时的西班牙奉行的是君主制,还比不上同一时期的英法。在南美闹独立时,他们的经济也开始了飞速增长,当时的美国虽然还敌不过英法,但对上逐渐衰落的西班牙还是可以的。在美国和西班牙的战争中,美国完胜西班牙,还夺走了西班牙的菲律宾以及古巴等殖民地。此时西班牙的殖民地只剩下南美洲一小块地方,自此西班牙开始被其他国家远远甩在后面。
时间很快到了一战时期,西班牙为了振兴经济,同时给英法两个大国供给战时物资,发了笔战争财。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让西班牙有了再次崛起的迹象,但西班牙在二战中的中立就有点让希特勒难堪了。当时的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正是靠着德国的帮忙才做到这个位置的,在德国打仗时,弗朗哥却并未选择与德国结盟,而是选择中立。
很多人认为是当时的西班牙刚经过内战,元气大伤而不得不选择中立的,这其实只是很小的一个原因。弗朗哥曾组织了一支志愿者军队去帮助德军攻打苏联,这下不得了,英法两国为了不让西班牙变成轴心国,而许诺了战后给予西班牙大量援助,而德国为了拉拢西班牙也不得不开出一系列诱人的条件。弗朗哥就这样在两大集团间找到了平衡点,不断观望着战况最新发展。
二战之初的军国横扫八方,弗朗哥甚至都准备要加入轴心国狠狠地捞一笔了,却不想当时的意大利突然对希腊宣战,却不想被英法联军击败,德军因此加入巴尔干战局,并陷入被动。西班牙一看风头不对了,又发扬了墙头草精神,摇摆不定的西班牙却依然在想发战争财。
虽然战争早已过去,但西班牙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墙头草精神却被欧洲各国人民所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