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红白机上一款相当经典的智力卡游戏,当年玩过这款游戏的玩家不在少数。最早大家玩的时候,都是老老实实的玩,正因为这样,才能真真实实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而后来无意中发现的穿墙秘籍,差不多就把这款游戏毁掉了。其实游戏中不仅有穿墙秘籍,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下面来说说游戏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籍,当年是真的没有研究出来多少。
第一个
穿墙无敌秘籍,这个秘籍懂的玩家不少,加上口口相传,造成了至少50%的玩家都知道了。当初发现这个秘籍完全就是一个意外,在玩的时候,手柄按键有点不灵,于是中途换了一个手柄,在上手柄时,这个秘籍自动就出现了,后来试过不停的摇手柄和机器接触那里,也能出现秘籍。这应该和当初那台学习机有关,后来曾试过换了一台机器,结果就不能使用了。
都是网络兴起后,才知道,原来只要把暂停+选择+B键+方向键上键同时按,秘籍就出现了。因为这个秘籍的出现,直接造成了游戏没有一点可玩性,还好当初发现这个秘籍时已经通关过一次了。
第二个
手动不遇敌的方法,适合游戏前中期,快速去到更高级的村子买装备。这个方法非常简单,走几步按出菜单栏,然后取消,再走几步,继续按出菜单栏,取消。重复这样就可以达到不遇敌的效果。比如游戏一开始,就不用在陈塘村买装备,而是可以直接去捕鱼村买。
因为封神榜中的遇敌几率比较高,所以最好走3步就使用。当然,遇敌几率好像是有变化的,野外比较低,而洞穴和仙山等比较高。
第三个
没有夜明珠的情况下找捆妖绳。因为青峰山不容易被发现,当年有很多玩家被困在这里。于是就有了在山洞乱串的场景,山洞中有一种叫巫毒师的小怪,能让玩家出现中毒状态,而这时就可以利用中毒的游戏音乐来判定角色是否在移动。当然,知道这种方法的玩家不少,但真正能用这种方法找到捆妖绳的估计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第四个
姜太公+哪吒的组合,让哪吒的敏捷比姜太公低,然后姜太公对哪吒使用疾兵术,让哪吒的普通攻击爆炸。因为姜太公是所有人物中敏捷最低也是最后才加入的,所以必须让姜太公的等级高过哪吒,收到姜太公时,可以先把哪吒送了,让姜太公等级高过哪吒,只要看状态中的敏捷高过就可以了。
同样,姜太公也可以和杨戬组合,相同的就是敏捷需要高过杨戬,而杨戬不装备武器,使用疾兵术直接就让杨戬攻击到9999
第五个
快速升级的方法。使用穿墙无敌秘籍后,每次战斗完以后,再按一下暂停键,升级经验就变成1点,适合后期升级使用,前期还是直接打纣王来得快。但已经使用了穿墙秘籍,这个升级方法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
第六个
姜太公终极术的妙用。都知道终极术是清小兵的最佳技能,对boss没作用。但如果姜太公先使用终极术,第二回合接着普攻,只要命中那就是秒杀,任何boss都一样,这才是真正的终极术。
第七个
关于九龙镇修桥的谜题。前段时间有很多朋友留言说,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在玩的时候和那人对话后,提醒桥已经可以通行了,但结果却是过不去,导致游戏卡死在那里。其实这里对话后,如果按的是B键取消,那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以后,要么重新开始,要么使用穿墙秘籍过去,没有其他方法。所以这种剧情对话,一定不要按B键取消。
第八个
这个和第七个差不多,就是和boss对话后,正常情况下都按A键开始战斗,但如果对话完按B键取消,那再换个地图,就可以实现复制打boss。比如四海龙王,对话取消后,出龙宫,随便对着哪里按对话就可以直接开打。打完后再去龙宫,龙王依然坐在那里。
这样的话就可以实现多次去地狱,但是除了第一次闯完地狱能发生剧情对话回到陆地,后面去地狱就没有剧情对话了。而这时就必须利用穿墙秘籍才能继续,去到图中这个位置,然后出去就是火云洞外面的地图。接着利用穿墙就可以到平安村了。
以上就是当年很难被发现的秘籍,只有极少部分玩家才懂,而这些秘籍当年你又发现了几个呢?欢迎留言!
谢谢你的观看,通过文章,希望可以勾起你曾经美好的回忆,让单机时代带你回味经典
本文由单机时代原创,喜欢的朋友请关注一下
(1)
对于很多人来说,《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是一部期待了太久的电影。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终极海报
从2014年“封神”项目正式启动剧本策划,到第一部公映,已经过去了近十年的时间。
2015年,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上映,当时导演乌尔善在接受1905电影网的采访时谈到《封神》项目,谈到作为系列电影,难度非常高,工作量非常大。2017年,北京文化公司公布重大合同公告,披露电影《封神》相关信息,宣布影片将于2018年6月启动,采用三部连拍模式,上映时间分别是2020年、2021年、2022年。然而,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影院停业长达半年之久,加之后来北京文化公司资金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封神》陷入了一种极为尴尬的停滞处境中,虽然没有最新进展,但《封神》始终没有完全停止宣传物料的发布工作,因为每到节气都会发布海报,《封神》官博甚至被人戏称为“节气博主”。
好在,2023年暑期档,这部最终被定名为《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封神》首部曲,终于在院线和观众们见面了。
(2)
从最终成片的效果来看,《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无疑是2023年必看的大片之一。
在某种程度上,它与《流浪地球》第一部(开启中国科幻类型)、《哪吒之魔童降世》(开启中国动画类型)、《长津湖》(开启中国战争类型)极为相似,是真正开启中国国民神话史诗类型大片的典范与标杆。
其实仔细想一想,在《封神》之前,国产神话史诗类型一直都是空白的。
无论是郑保瑞导演的《西游》三部曲(《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女儿国》),还是周星驰主导的《西游》系列(《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部分作品虽然投资庞大,但离“史诗”二字着实相差甚远。
我们的电影观众,强烈的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出现一部可以媲美《指环王》的属于自己的神话奇幻史诗电影。
《封神》承担的,正是这样的期待。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剧照
从《封神》片方发布的五大制作特辑(“神话成真”特辑、音乐歌舞特辑、马术动作特辑、服装道具特辑、美术场景特辑)就能看出,这是一部目标明确、步骤完备、分工严谨、调度有序、管理科学、制作专业,对标《指环王》系列,以“神话史诗”为标签的类型化工业巨片。
事实上,在官方发布这些幕后花絮的时候,发生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有很多为黑而黑的“黑子”们纷纷留言“花费这么多心思,在电影上就呈现几秒钟,不值得”,“多把心思放在打磨故事上吧”,简直令人哭笑不得。
把埋头苦干当成是愚蠢的、傻子般的行为并加以取笑,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扭曲的价值观导向,要知道一部电影的质感,就是从这千千万万个实干的细节中体现出来的,小到衣服上的纹理,椅子上的铭文,青铜上的绿锈,宫殿上的檐角,用心做与不用心做,可能一般人对一处两处甚至十处八处都不会太在意,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最终的宏观层面,将产生巨大的鸿沟与差距,这在古装神话类影片中尤为明显。其次,《封神》对于服、化、道、音乐、美术等的重视并不等同于它对剧本的忽视,相反,通过乌尔善导演的采访就能知道,光是剧本顾问就包括社科院古代史研究学者、北大教授、编剧芦苇、编剧詹姆士·沙姆斯等一众专家大拿,剧本打磨近五年,可以说,剧本是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大的一部分。
站在专业的角度对文艺作品进行批评,这无可厚非,但无事生非,颠倒黑白,一味为流量而黑,为噱头而黑,为挑起争端从而坐收渔翁之利而黑,实在让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实在让人忍不住想要发问,难道就不能出现一部没有什么短板的国产工业化大片吗?或者某些人觉得只有外国人能办到,中国人就不行?
(3)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无疑会不自觉的遵循某些“套路”,但同时,它也让人觉得充满了诚意。
首先故事方面,剧本主要取材于两个地方,一是明朝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二是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封神》原著浩瀚复杂,相对于电影更适合改编为电视剧,因而影片去除了杂乱的枝节,以简洁粗壮的主干为主剧情,比如原著中西伯侯姬昌有九十九个儿子,影片中只保留了伯邑考和姬发,比如剪除了原著中如黄飞虎等在角色上与其他人物(如闻仲)有雷同的人物,比如省略了哪吒的缘起剧情。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最大可能的把剧情集中在几个人物身上,使现有角色更加饱满、丰富、复杂。除了删减,影片也做了增补与创新,新引入“质子旅”概念,不仅完善了人物层级,也联结了商王殷寿、殷郊、姬昌、苏护等,形成一副完整的人物图谱。
质子旅
其次,就人物塑造而言,着重于刻画“君臣”与“父子”之间的冲突,包括殷寿与苏护、四大诸侯、质子旅、比干等的“君臣”矛盾,及殷寿与殷郊、质子旅,姬昌与伯邑考、姬发、雷震子,四大诸侯与其质子等的“父子”矛盾,而在这两大矛盾冲突之间,又加入了“觉醒”和“回归”的主题,就人物走向而言,基本是可以预见的,但这种预见因为加入了种种伏线、重重叠加、次次翻转,而平添了一份巨大的吸引力,这种力量能够将观众紧紧的吸附于电影本身,保证在观影过程中不会走神或觉得无聊。
特效方面,总体而言,第一部仍以人间为主,没有大规模的仙界和妖界斗法场景,没有三界大战和阵法结界。但乌尔善的美学功底依旧令整部影片熠熠生辉,乌尔善提出了原创性的中国化的只属于《封神》三部曲的“人间、妖界、仙界”三大美学系统,包括恢弘的朝歌城,肃穆的龙德殿,华丽的摘星楼,宏阔的祭天台,以永乐宫水陆画为参考的昆仑仙境,诡异的轩辕坟等。还有在国产电影中难得一见的巨象、饕餮、龙须虎、雷震子等异兽魔怪。以及始终如一的油画般浓烈庄严的色调,都令影片难得的保持了一种美学风格上的统一性。
(4)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开始和结尾都是以殷寿和质子旅为主的两场大战,开头冰天雪地讨伐冀州,投石机、冰与火、骑兵阵,展示的是上古男性的壮美与惨烈,结尾姬发反出朝歌,击杀殷寿(后被狐妖妲己复活),狙击饕餮,除了大场面,又有着一种压抑已久必须爆发的爽感。中间殷寿利用狐妖弑父杀兄登基为王,大司命比干占卜国运,姜子牙携封神榜下山寻天下共主,申公豹展示飞头术,四大诸侯密谋,血溅龙德殿,伯邑考救父,姜王后被杀,质子旅内斗等不急不缓,徐徐展开,加之姜子牙与申公豹等插科打诨,紧张之中也让观众舒怀一笑。在其中可以看到诸如《指环王》、《冰与火之歌》等奇幻经典的影子,也可以在娜然饰演的妲己身上看到《画皮》系列的影子,坦白说,这些都是套路,但庆幸的是这些套路没有喧宾夺主,套路,最终还是为主题服务的,就像周星驰电影中的各种致敬,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很难做到一枝独秀另辟蹊径,而套路的存在,莫如说是主创团队们对电影创作制度和规则的熟稔和了解,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对最多数观众的负责。
殷寿与妲己
开场的冀州大战是整部电影的华彩段落,殷寿强大的武力与更加强大的精神控制能力,在费翔的演绎下变得自然而可信,在这场大战中,乌尔善驾驭战争大场面的能力,出色的音效与剪辑,流畅的转场与精致的特效全部展露无遗,可以说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
血溅龙德殿一场,四大诸侯与其质子对峙,殷寿的冷酷无情与深沉心机,质子及他们父亲的天人交战与不同选择,展现的伦理与道德、亲情与权力、君权与父权的赤裸裸的血腥与悲怆,有几分《冰与火之歌》“血色婚礼”的味道,可以说,这场“质子弑父”在剧情张力上是无与伦比的,往往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便将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文戏方面堪称第一,乌尔善的控场能力,调度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结尾的姬发叛逃,一开始是有着张艺谋导演《影》的结尾的某些影子的,但很快各方人物在不同动机的影响下你来我往竞相出手,殷寿、姜子牙、申公豹、崇应彪、姜文焕等或拦或放,或救或杀,凡人、神仙、正派、反派你方唱罢我登场,但虽是八仙过海,却纹丝不乱,剧情主线始终围绕姬发一人,从移花接木,到突出重围,从互换身份,到拼死一搏,从乱人耳目,到真相大白,直至最后伤痕累累单骑归乡,一口气始终顶在那里,让角色和观众都绷着一根弦。
饕餮巨兽
三部曲的第一部在作用上相当于后两部的一个大型预告片,它必须建立起一个可信的世界观,铺陈开主要角色的性格,以及为接下来的两部曲做必要的各种积累,从这个角度来看,《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无疑是成功的。
(5)
片尾有三个彩蛋,一是妲己复活殷寿,二是姜子牙渭水垂钓,三是闻太师班师回朝。其中以闻太师一段最为震撼,墨麒麟霸气登场、魔家四将巍然耸峙、邓婵玉惊鸿一瞥,联想到第二部闻太师将讨伐西岐,姜子牙在众仙人帮助下大破“十绝阵”,当中的斗法厮杀大场景必将较之首部大大增多,不由得令人充满期待。
当然,《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也并非完美无瑕,两个半小时的片长虽然已经不短,但仍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导演删减了很多情节,比如伯邑考与殷寿奏乐而妲己跳舞一段,伯邑考与妲己是完全没有互动的,这导致妲己后来独自走到雨中是有些突兀的,很明显删减了前后情节,否则,殷寿、伯邑考和妲己之间是很有剧情上的看点的。
期待《封神》后续
如果可能,还是希望乌尔善导演可以在公映后出一个完整的导演剪辑版,上线流媒体或出蓝光都是不错的选择。
《封神》三部曲据说投资高达30亿人民币,三部连拍的模式也是中国首创,之前只有《指环王》和《霍比特人》这么做过,史无前例的巨额资本,开创性的工业化制作,类型开拓上的野心与展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封神》对于电影史和电影工业而言,都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作品。
在《封神》之前,我们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国民神话史诗,《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开了个好头,希望它可以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