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0 07:2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汪碧莹
编者按:
迈入新时代,我们要书写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新答卷,书写好推动衢州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书写好回应人民群众美好期待的新答卷。
衢州市委七届四次全会决定:构建“1433”战略体系,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
正当全市上下“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如火如荼之时,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衢州市委党校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衢州分社联合推出《微党校/憧憬大花园》,请市委党校学员紧扣“1433”战略体系,结合实际,畅谈推进大花园建设的务实举措。
大家好,我是江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毛振荣。
市委提出建设“活力新衢州 美丽大花园”的战略目标,我认为,这个战略起点高,立意新,体系全,是市委市政府自觉践行两山思想理论的宣言书,也是鼓舞全市干部群众奋勇争先的集结号,结合部门职能,后勤保障部门要自觉增强三个意识。
一是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我们理解,后勤保障工作,不是全局,却事关全局,不是中心,却牵动中心,从事这项工作,来不得半点含糊和马虎,要严守政治规矩,严格接待纪律,自觉将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的相关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后勤保障工作虽然是常规工作,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做到常做常新,既要不断拓宽新视野,又要努力探索新办法,自觉将本地文化魅力和风土人情特色融入其中,展示开来,做好“活力新衢州 美丽大花园”的代言人,为衢州有礼吆喝添彩。
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后勤保障工作的生命在于服务质量。后勤无小事,服务标准到位与否,直接影响服务的成效与质量,作为后勤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牢记接待就是形象展示,接待就是环境,接待就是生产力的服务宗旨,为打造全国最佳营商环境城市贡献后勤保障部门的力量。衢州的发展己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大势已至、未来己来。我们有理由做到更加相信、更加努力、更要奋斗,为衢州的美好明天洒下辛勤的汗水、留下奋斗的足迹!
红网时刻8月25日讯(通讯员 杜方江)7月底疫情反扑,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株洲市立中医医院)闻令而动,医务人员筑起抗疫一线的钢铁长城,用行动践行着“捍卫人民健康”的铮铮誓言。
一线“战疫”的背后,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奋战防疫战线的后方,默默承担着后勤保障的重要职责,为防控疫情工作提供坚实的后盾。行政后勤科科长陈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像陀螺一样,每天“旋转”于运送物资、水电保障、伙食调节、卫生消毒等工作中,全力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保驾护航。
筑牢内部“防疫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7月29日起,“德尔塔”袭来,在市中医伤科医院领导班子的指导下,医院周密制定疫情防控具体措施并严格落实,加强门禁管理、强化卫生消杀、全员体温监测、优化核检流程……切实筑牢医院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
“如何让市民在医院内安全、便捷、高效的完成核酸检测,是当务之急。”陈伟说,29日下午,科室全体成员马上投入到优化检测流程的工作当中,不仅需要搭建雨阳棚,设立护栏,还需要兼顾隔离措施的位置合理等,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大工程。
3个半小时,在陈伟的带领下,30个雨阳棚、150余米护栏,已经矗立在医院内。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在完成这一项大工程后大家终于相视一笑,才想起来:哦,我们都忘记了晚饭。
战疫物资全保障
“陈哥,再给社区外采队送箱水”“陈科长,能不能帮我带些洗漱用品到隔离酒店”……类似的电话陈伟每天都要接十几个,大到抗疫一线的防疫物资,小到医务人员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他每天要输送到一线的“弹药”。
“决不能让抗疫一线的战友们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况,我多准备一些,一线就多一分保障。”陈伟笑着说,“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的董友民,每天穿着隔离衣站在烈日下维持核酸采集点的秩序,汗水湿透了衣服,他没有因为快退休了而推辞;疫情期间所需要的物资,物流不畅,采购员黄启双开着车一趟一趟自己拉回来;黄红春,一员女将,却头脑清晰动作敏捷,扛下了很多的累活;因为疫情,有同事隔离在家,水电工熊泉一个人肩负起全院的水电维修……虽然我们不能在抗疫前线,但是我们是医务人员坚强的后盾,满足临床一线的需求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陈伟和同事在分秒必争、多方筹措的辛勤付出下,短短几天时间,防疫人员急需物资全部采购到位。物资到货后,部门人员立即开始清点配备,第一时间送往前线。
“疫”日三餐操心忙
怎样科学合理安排医院在疫情期间的一日三餐,确保抗疫关键时期医务人员营养充足,也是行政后勤科要安排周到的问题。为确保餐食供应,陈伟多方联系采购,严把食材安全关和质量关。
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降低感染风险,行政后勤科决定实行分时就餐、分散取餐、办公室用餐的供餐模式,提倡大家自带餐具,办公室单独用餐。
对于在一线战疫的医务人员,则提前打包好饭菜,及时送到他们的手中。“为他们做好后勤保障,让他们能够有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战斗,就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抗疫前线的后勤人同样是抗疫胜利不可小觑的坚实力量,他们没有头衔,更不是英雄,没有鲜花、掌声与喝彩,他们的辛勤、汗水与卑微几乎不会被看到,但他们真实存在并且如脊梁般坚强地守卫着人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