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霸业手游模拟器(复古霸业手游开服时间)

2023-08-24 21:03:29
手机app游戏网 > 游戏攻略 > 雷霆霸业手游模拟器(复古霸业手游开服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雷霆霸业手游模拟器,以及复古霸业手游开服时间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中手游更新招股书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高达127.2%

中手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手游”)于9月24日在香港联交所披露易上更新了上市招股书,新补充的2019年上半年营收及盈利数据呈大幅增长的势头。

在2019年上半年游戏版号重新开放之后,中国游戏行业整体复苏的趋势明显,而中手游成为这波复苏浪潮中表现最为亮眼的企业。根据第三方机构易观的统计,在2019年上半年,中手游的业绩同比增幅于游戏行业头部企业中排名第一。

IP游戏生态形成,新游爆发,半年营收增长翻倍

根据中手游最新版本招股书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手游共获得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达人民币15.2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27.2%,净利润为人民币2.5亿元,同比增长53.37%。

实现营收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上半年推出的《传奇世界之雷霆霸业》、《封龙战纪》、《龙珠觉醒》、《破晓战歌》、《热血战歌之创世》(页游)、《全民枪神边境王者》和《神龙猎手》等超过10款新游戏,同时《曙光之境》、《凡人飞仙传》、《航海王强者之路》、《火影忍者-忍者大师》等近50款在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游戏仍然持续为公司贡献收入和利润。

在新游中《传奇世界之雷霆霸业》创下了最高超2亿元人民币的月流水收入纪录;《封龙战纪》是中手游与完美世界继《倚天屠龙记》后合作的又一款精品手游;《龙珠觉醒》上线长时间占据Apple App Store免费榜第一;《全民枪神之边境王者》成为微信小游戏竞技品类排名第一的小游戏;《热血战歌之创世》则成为今年以来单月收入增速和规模第一的网页游戏。

中手游通过先发优势合作握有31个知名授权IP,通过作为战略级LP的国宏嘉信基金投资入股多家IP版权方和IP创作平台,通过并购IP版权方的方式,获得包括《仙剑奇侠传》和《轩辕剑》等多个世界知名IP所有权,拥有了一个庞大的IP资源库及世界各地的IP版权方合作伙伴的资源生态。通过庞大的IP资源库,与超过60家优质研发商展开定制合作,并投资参股了15家优质研发商,全资并购了北京文脉和控股了软星科技,拥有超过400多人的自主研发团队,形成了庞大的优质研发商合作生态。通过上述生态体系的建设,每年保证了稳定的游戏供应。

未来一段时间,中手游将联合众多合作伙伴,陆续推出包括《冒险之门》、《家庭教师》、、《全明星激斗》(SNK全明星)、《航海王热血航线》、《真三国无双·霸》、《斗罗大陆》、《修真聊天群》、《星辰变》、《镇魂街》、《战舰养成计划》、《VGAME消零世界》、《创世之争》、《画江湖之杯莫停》、《仙剑奇侠传九野》等多款手游。

自研自发游戏效果显现,持续力强

2018年5月,中手游全资并购文脉互动。文脉互动作为国内重度强PK MMO游戏的领先研发商,之前成功推出多款广受欢迎的游戏,包括《血饮传说》、《热血战歌》和《屠龙战记》等。

2019年上半年,由中手游发行,文脉互动研发的IP游戏《传奇世界之雷霆霸业》创下了最高超2亿元人民币的月流水收入纪录。与360游戏战略合作,文脉互动研发的《热血战歌之创世》则成为今年以来单月收入增速和规模第一的网页游戏,目前收入仍然快速增长中。

招股书显示,中手游目前研发部门全职雇员已达415人,占到公司总人数的54.2%。2019年上半年的研发总投入也达到了6626万元人民币,在研发投入上2019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5.7倍。

下半年由文脉互动研发的网龙公司《魔域》IP的页游《魔域重生》和多款MMO手游也将陆续推出市场。文脉互动每年的研发产品达到5-6款游戏,将为中手游提供足够强劲的自研产品。

自有IP品牌运营,贡献多元化收益

招股书显示,中手游于2018年5月控股51%北京软星,并计划进一步收购台湾大宇第一大股东的股权。

北京软星和台湾大宇将陆续推出《仙剑奇侠传7》、《轩辕剑7》、《大富翁10》、《明星志愿4》等新的PC单机游戏;已授权网易、阿里、畅游、西山居等业界顶尖研发商开发新手游;授权腾讯企鹅影业重拍《仙剑奇侠传1》和《仙剑奇侠传3》电视剧及制作动画片;启动拍摄《轩辕剑》大电影;授权华侨城文旅开发仙剑和大富翁主题线下娱乐;还授权制作了《仙剑奇侠传》舞台剧、衍生品和音乐集等等,获取了多元化和持续的IP品牌收益。

中手游基于IP游戏生态战略的持续深化,已构建自主IP核心资产+IP游戏生态体系+自研自发重度长生命周期MMO的可持续发展的业务布局,并且均已产生不错的成效。中手游将继续深化推进IP游戏生态战略,精细化运营打磨各业务布局的产品和成效,使中手游实现持续且高速增长。

传奇霸业:霸业玉每个阶段的用途丨传奇霸业攻略

传奇霸业是一款三职业复古传奇网页游戏。老传奇的经典玩法,三职业互相克制相辅相成,游戏活动多玩探讨一下吧。今天久伴就大家来说下传奇霸业中的霸业玉每个阶段的用途。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本篇文章转自公众号 传奇小土豆

霸业玉的话是我们每天都可以获得的道具,参加每日活动,CZ,击杀个人副本都会获得霸业玉,而且霸业玉的话也有单独的霸业玉商城可以兑换我们需要的材料道具,但是里面这多的材料的话到底我们应该优先兑换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下。

开服1-45天:刚开服的时候,最先兑换的就是霸业特权卡,然后在霸业辅助内勾选自动买药。开服15天之前,可以主力兑换超级转生丹,因为这个时候的升级速度还不是很快,兑换转生丹可以让我们在前期转生上面获得优势。如果转生到达了12转的时候可以先不必兑换了,可以考虑兑换高级boss积分,速度提升本身的属性。

开服45-120天:这个中间的阶段的话,霸业玉可以考虑优先购买大脚丫,完事这个阶段的转生基本已经在12-14了,可以用经验去搞剩余的转生和boss积分。

开服120-180天:这个阶段如果你没有搞完一页龙印的话,那么就行搞直到搞满,如果你搞满了,可以考虑下屯一波霸业玉,开始准备鉴定传世装备的属性。

开服180天以后:传世搞完后,那么基本上就是龙魄,称号,名片等等东西了。
需要注意的时候,一定要记住,霸业玉是源源不断的,不要舍不得用,前期不要想称号,就搞基础属性,这个是提升的王道,基础搞不好,肯定打不过。

小伙伴们都了解了吗,久伴每天都会更新页游攻略

更多游戏资讯 请关注公众号

【传奇小土豆】 我们下期再见哈~

版号寒冬已经结束,但腾讯依然在“过冬”

事实上,2022年4月8日,第二次版号寒冬已经结束,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恢复了游戏版号审批。饶有意味的是,恢复版号审批至今,腾讯仍未获批哪怕一个新的版号。

8月17日,腾讯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如外界所预想的,这份财报没有带来奇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腾讯的日子反而变得更苦了。

财报显示,腾讯的营收为1340.34亿元,同比下降了3%。净利润为186.19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56%,近乎腰斩。而“56%”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数字,在过去的四个季度里,腾讯的净利润一直处在下降通道中。

腾讯财报的惨淡,并不令外界感到意外。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腾讯股价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的跌幅。和2021年初的775港元每股相比,腾讯股价已经下跌了50%以上。连续多个季度持续下跌,足以证明腾讯如今遇到的困难。而在大环境没有改变的前提下,腾讯股价持续下跌的趋势,仍然存在。

目前,多家机构对腾讯股价进行了重新评级——总体来说,不容乐观。虽然多家机构看好腾讯的长期盈利能力,但由于腾讯遇到的困难短时间内无法改善,第三季度净利润恐怕仍将继续下跌。

而在多家机构的评估报告中,“降本增效”以及“游戏收入”,成为出现率极高的关键词。

2022年初,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将腾讯目前的状况形容为“过冬”,在增值服务(含游戏业务)和广告收入这两大业务板块,腾讯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财报显示,腾讯2021年总营收为5601.18亿元,净利润1238.88亿元,和2020年相比增速大幅下降。马化腾基于此提出的降本增效,通俗一点说,就是要腾讯勒紧裤腰带过冬。

对于腾讯这样的巨无霸公司而言,并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游戏公司——虽然在各大游戏公司排行榜单中,腾讯总是名列前茅,但网络游戏的收入,其实只占到了腾讯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社交网络、广告、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同样是腾讯的收入大头。

疫情之下,广告业务的持续低迷,是国内众多互联网公司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腾讯也不例外。而作为腾讯第一支柱的游戏产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皆出现了1%的跌幅,至今仍然萎靡不振。基于此,降本增效自然就成了腾讯的主旋律。

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3月31日,腾讯在职员工数量为116213人,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腾讯在职员工数量为 110715人,减少了5498人。考虑到腾讯仍在不断招聘新员工,实际被裁员的人数,会比5498这一数字更高。

此前有消息显示,即便收入接连下降,但腾讯员工的平均月薪仍然高达85473元。这一数字并不严谨,但却基本反映出了腾讯的用人成本。而另一组数字显示,2020年Q1,腾讯在职员工数量为6.4万人,到了2022年Q2,经历了裁员后这一数字仍然高达 11万人。短短的两年时间,腾讯员工数量翻了一倍,即便考虑到业务扩张的需要,腾讯内部人员的冗余,也已经不容忽视了。

而在经济下行时期,裁员自然就是降本增效的途径之一。

降本增效的另一个切面,是腾讯业务上的收缩。

8月16日,腾讯正式宣布关停幻核数字藏品发行,已经购买过该平台数字藏品的用户,可以选择继续持有或申请退款。距离幻核数字藏品上线,仅仅过去了一年。

事实上,近些年入局数字藏品的企业并不算少,包括腾讯在内,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多家企业,都开展了数字藏品相关业务。其中,腾讯还是较早入局数字藏品的弄潮儿。在相关法规逐步出台后,国内对数字藏品的二手交易进行了强监管,包括幻核在内的多个平台,都出现了数字藏品滞销的情况。如今,数字藏品市场逐渐进入了存量竞争阶段,腾讯的阶段性败退,算是降本增效下的无奈之举。

另一则让业内关注的热点传闻,是“腾讯或将出清美团股票”,受此传言影响,美团股价应声下跌,一度蒸发千亿港元,而腾讯股价则有所回升。

对于腾讯减持美团股票的传闻,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总经理张军进行了辟谣。同时,腾讯方面表示,虽然腾讯减持了一些合作伙伴的股票,但双方的合作关系仍然稳固。耐人寻味的是,在Q2电话会议上,腾讯并未正面回应传闻,而是表示“报道不准确”。

在此之前,腾讯已经几乎将持有的京东股票清仓,并将减持的股份作为分红,送给了腾讯的股东。受此影响,京东股价一度下跌,而腾讯则顺势上涨。当时就有传闻称,腾讯还将出售美团、拼多多的股票。

可以看到,即便腾讯的利润率持续下跌,但仍然没有到缺钱的地步,尚不至于因为现金流短缺而抛售股票。而其降本增效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指向了长期存在的反垄断压力——主动对相关业务进行“关停并转”,或许是个一举两得的措施。

但是,游戏收入的长期萎靡,却并不是腾讯想要看到的。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21 年,腾讯共计关停了46款游戏,其中既有2012年上线的《节奏大师》这种长时间运营的老游戏,也有2021年才上线的《我的王朝》这种新游戏。基本上,这些停运游戏的类型,涵盖了RPG、SLG、射击、体育类等各种游戏类型,包括《使命召唤OL》端游。

进入2022年,腾讯游戏关停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止。7月18日,耗费4年时间制作的SLG《征服与霸业》,上线一年后宣布停运。8月17日,2016年上线的《战争雷霆》宣布即将停运。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腾讯已经先后宣布关停了超过30款游戏。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2年上半年,腾讯仅仅上线了9款游戏。此前已经曝光的多款手游,包括和日本光荣公司合作制作的《信长之野望手游》,至今依然没有上线,外界推测背后的原因是腾讯未获批版号。

事实上,2022年4月8日,第二次版号寒冬已经结束,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恢复了游戏版号审批。饶有意味的是,恢复版号审批至今,腾讯仍未获批哪怕一个新的版号。同样没有获批新版号的,还有网易。

诚然,中小企业对版号的需求更为迫切,但这并不意味着腾讯、网易等大厂,可以不受版号的影响。尤其是腾讯,坊间一直对其有着“腾讯曲线”的调侃。

所谓腾讯曲线,是指腾讯发行的游戏,大多会存在开服流水极高、运营一段时间后流水大幅下跌的现象。即便是《天涯明月刀手游》这样的头部游戏,也无力改变这一规律,如今的流水已经远低于开服阶段。在版号充裕的时代,腾讯可以依靠体量优势,源源不断地上线新游戏,抢占市场份额,维持住游戏的总体收入。但当腾讯也拿不到版号的时候,这种“走量”的模式,就将成为无源之水。

图源:B站UP主“_江之岛盾子_”

除了版号带来的困扰,腾讯目前正在运营的游戏,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

最近几年,腾讯对SLG赛道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先后上线了多款竞品,但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热度。

2020年底,腾讯代理发行了三国题材SLG《鸿图之下》。虽然这款游戏使用了虚幻引擎,画面表现力颇高,但在上线后并未引起太大风浪,如今已经归入到了“不温不火”的行列。

2021年9月,腾讯代理发行的《荣耀新三国》与玩家见面。凭借天气系统、坐骑系统,以及对铺路玩法的优化,《荣耀新三国》颇受策略玩家期待。遗憾的是,上线几个月后,这款游戏同样出现了玩家流失的问题,热度逐渐下降。

今年3月,腾讯旗下天美工作室制作的《重返帝国》迎来公测,有着帝国时代IP的加成,外界对这款游戏关注度颇高。经历了5个月的时间,《重返帝国》7月的月流水,大体维持在6642万,相较于6月下跌了53%,熟悉的“腾讯曲线”似乎又要来了。

图源:B站UP主“希罗王大大”

对于SLG赛道,腾讯出现了少见的久攻不下的局面。目前所推出的几款竞品,不要说和《三国志·战略版》相比,离《率土之滨》都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而腾讯这种广撒网的模式,目前来看收效甚微。

尴尬的是,如果腾讯长时间无法获取版号,或者无法轻松获批大量版号,像过去这种“以量取胜”的模式,将难以为继。现实中,这种情况正在发生。

而在国内游戏市场,虹吸效应正在逐渐凸显。于腾讯而言,移动端的MOBA与射击赛道都已经处于领跑状态,但在二次元、SLG等细分领域,阿里的《三国志·战略版》、米哈游的《原神》等游戏,则打破了腾讯的垄断,牢牢占据头部位置。

如今,随着中小游戏厂商陆续拿到版号,此消彼长之下,腾讯将会面临的冲击,不容小觑。

以米哈游为首的“上海四小龙”,正在成为冲破腾讯护城河的强大势力——米哈游的《原神》《崩坏3》、鹰角的《明日方舟》、莉莉丝的《万国觉醒》、叠纸的“暖暖”系列女性向游戏,皆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在各自的赛道里名列前茅。

更为关键的是,以米哈游、鹰角为代表的中小游戏公司,正在逐步改写渠道为王的格局——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成为新的共识。在这一点上,《原神》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不依赖强势渠道的前提下,《原神》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时至今日,《原神》只登录了小米商店和应用宝,外界传言分成比例是7:3,打破了过往渠道商5:5分成的惯例。

另一方面,游戏出海,已经成为国内游戏市场从上到下的共识。近几年,中国手游海外收入榜单,已经进入到群雄争霸的局面,网易、米哈游、三七互娱、沐瞳科技等多家公司,都在海外市场斩获颇丰。2022年7月的海外收入榜单中,腾讯依靠长期强势的《PUBG MOBILE》,以及和动视暴雪联合推出的《使命召唤手游》,挣得了一席之地。而在日本市场,网易则比腾讯的表现要好得多,《荒野行动》维持着强劲的势头,成为日本市场最为成功的射击游戏与竞技手游。

可在射击游戏之外的品类下,腾讯暂时无法拿出具备说服力的竞品。二次元开放世界动作角色扮演游戏《原神》,继续维持着海外市场的强势表现;SLG品列下,《三国志·战略版》榜上有名。而腾讯一直在国内保持领先的移动端MOBA赛道,其出海之路却困难重重,整体收入尚且比不上《Mobile Legends: Bang Bang》——后者曾经一度被拳头游戏告过抄袭《英雄联盟》。

可以说,在海外市场,离开腾讯引以为傲的渠道优势后,腾讯旗下的众多游戏并未在竞争中讨到多少便宜。

图源:Sensor Tower

同样是版号停发,但网易现在的处境,相对而言要稍好于腾讯。一方面,网易较早布局海外市场,已经在日本、东南亚等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在日本市场,依靠《荒野行动》的强势表现,力压腾讯等公司,牢牢把握住了射击游戏与竞技手游的市场份额。

端游方面,《永劫无间》打开的冷兵器大逃杀赛道,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今年6月,《永劫无间》就官宣突破了1000万销量。

毫无疑问的是,在出海这条路走通之后,相信网易会继续加大出海投入。而在网易、米哈游等公司的示范作用下,国内游戏市场的出海的势头,不会放缓。

与网易相比,腾讯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就显得稍微迟缓了一些。今年8月,腾讯旗下海外发行品牌Level Infinite,代理发行了完美世界出品的移动端手游《幻塔》的国际服。《幻塔》国际服自上线以来,遭遇到了不少BUG,玩家怨言颇多。即便如此,《幻塔》国际服依然在全球多个iOS免费榜名列前茅,海外玩家的热情颇高。如果,《幻塔》国际服可以在海外发行上取得成功,那么至少在发行侧,腾讯同样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它所欠缺的就只是一个爆款。

另一方面,大厂有大厂的玩法。事实上,腾讯、网易各自在海外投资了大量游戏工作室,正在“借鸡下蛋”,酝酿新的动作。已有的资料显示,腾讯在北美、英国、新加坡等地,陆续成立了游戏工作室,据传正在酝酿3A游戏。其中,腾讯在美国加州成立的LightSpeed LA,网罗了业内知名人士Steve Martin,其曾参与过Rockstar旗下多款3A游戏的开发工作。

网易在海外的布局,同样不容小觑。在日本成立的樱花工作室,吸纳了小泽健司、赤塚哲也、吉田亮介等众多日本知名游戏从业人员。2022年1月,网易还出资协助“人中之龙”系列的制作人名越稔洋,成立了名越工作室。5月、7月又先后在美国德州、西雅图成立了工作室,其中西雅图工作室Jar of Sparks的CEO,是前343 Industries的高管Jerry Hook。

而老牌游戏公司,如FunPlus、新近迅猛蹿升的米哈游等,也都在海外展开了布局。中国游戏公司,正在加速融入全球游戏市场。在离开引以为傲的渠道优势后,腾讯能否在这场竞争中力压群雄,还未可知。

可以预见的是,经历了两次版号寒冬后,国内游戏市场仍然有收紧的趋势。版号的限制,让腾讯无法像过去一样,在国内轻松上线新游戏——这种尴尬的局面,很可能将会继续持续一段时间。而对于正在面临无版号可用的腾讯,势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入到游戏出海的竞争中去。以腾讯引以为豪的移动端MOBA赛道为例,其流水超过90%都来自国内,目前显然不具备足够强的国际竞争力。腾讯想要在海外取得成功,并非易事。

而在内容为王的趋势下,腾讯代理到爆款游戏的难度,将会比过去更大。加之网易、米哈游等公司,正在通过一个又一个自研的新IP,赢得玩家的口碑,提振市场的信心。比起疲于防守的腾讯,挑战者们的攻势要显得更为凌厉。

近两年涌现出的腾讯的挑战者们,正在通过实践证明,腾讯的护城河并非不可突破。即便是在国内市场,离开渠道发行游戏,已经被证实可行。当然,腾讯在国内的基本盘依然稳固——它的苦日子,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苦日子”。据最新数据显示,微信的月活用户达到了12.99亿,加上QQ、应用宝、腾讯电脑管家等强势渠道的存在,腾讯依然有着其他公司无可比拟的体量优势。瘦死的腾讯,显然还是比马大的。

而在已经公开的信息中,腾讯手里的存货同样不少。前不久,光子工作室群的《代号:致金庸》发布了实机演示,亮点颇多。在2022腾讯游戏发布会大轴登场的《阿凡达:重返潘多拉》,则是腾讯与卡梅隆工作室合作的项目。以及《金铲铲之战》《英雄联盟电竞经理》等新作,都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在2021年曝光的《信长之野望手游》,也证明腾讯对SLG这一赛道仍有后招。

图源:Sensor Tower

腾讯不可能永远拿不到版号,腾讯也不可能一直裁员、降本增效下去。但问题是,腾讯是否已经到了触底反弹的时候呢?或许,这个“冬天”,会比腾讯过往的低谷期,要更加难熬。

作者:piikee | 分类:游戏攻略 | 浏览:59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