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天猫为代表的新零售迅速崛起,技术升级、消费升级持续为新零售行业注入驱动力。从“次日达”、“当日达”跨入“小时达”、“分钟达”,新零售已成为国内零售业多年积累的结晶,并带动了末端物流不断升级。
点我达是顺应物流发展潮流诞生的即时物流平台,也是行业内最早使用互联网技术提升物流体验和效率的的众包运力平台。点我达CEO赵剑锋表示:“物流是商流的延伸,商流的变化影响着物流的发展。”
十年创业栉风沐雨
作为互联网发展浪潮中的一员,赵剑锋下海创业至今已有十年。1997年,赵剑锋从武汉大学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专业毕业,并顺风顺水地进入浙江省测绘局,成为一名端着“铁饭碗”的公务员。2000年,他敏锐地察觉了到互联网暗藏的商机,离职进入上市国企东方通信,在管理岗位上又磨砺了3年。
2003年,赵剑锋决定辞职创业,杭州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我的创业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拓展自己的能力,给家人创造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随后,杭州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新三板,赵剑锋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但赵剑锋是一个热爱挑战的人,2008年,解决了经济压力的他决定再次创业。关于下一个创业方向,赵剑锋说:“我希望给自己找到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行业,并且能够真正对行业、对社会进步有价值。”
2009年,赵剑锋及其团队投资300万人民币,共同创建了自建物流体系运作的点我吧。克服了车辆GPS定位、接单平台运行等诸多困难,一年后,点我吧成为国内首家半自动调度的外卖平台。
由于过于依赖重模式运营,第一年点我吧亏损了380万,两名合伙人也撤出了团队。赵剑锋分析后认为:“之所以第一年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去赢得市场趋势。就好像到了一个岛上,如果所有的人都是色盲的话,你再亮红灯有什么意义呢?但从路径上来讲,点我吧在本质上是正确的。”因此,他选择继续闯下去,靠300万贷款度过了难关。
资本涌入轻重模式抉择
挺过资金链断裂的难关后,赵剑锋还没来及喘气,2015年的外卖市场就掀起了新一轮厮杀:百度外卖完成2.5亿美元的A轮融资、美团获得7亿美元的D轮融资、饿了么获得了3.5亿美元E轮融资、阿里巴巴投资60亿元创办口碑……
相比之下,没有巨额资本且固守自建物流的点我吧发展陷入困境。赵剑锋感慨道:“对外卖而言,重模式是没有错的。但要想真正做好这个行业,就必须有平台解决物流问题。轻模式本没有优势,资本方投资的多了,便有了优势。”
2015年,赵剑锋正式开放了点我吧的自身物流能力,转型为即时物流企业——点我达。经过团队研发人员26天的加班加点,点我达平台迅速研发测试上线,基于数据实时全局调度,匹配实时运力和实时需求。随着本地生活和新零售市场的快速发展,点我达的业务也由最初的外卖配送拓展至个人物品取送、快递末端揽派、新零售门店发货等。
现在,饿了么、美团等各大配送平台都走向了点我吧的重模式发展,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赵剑锋的判断。“从市场上来看,是资本市场做了一个误判,但是它的资源足够大,以致于能够活生生地拐了个弯再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融入阿里参与协同作战
目前,点我达在订单方面已经与阿里旗下多家企业形成合作,为天猫、淘宝、菜鸟、盒马鲜生等企业提供配送服务。从商城快递配送到外卖餐品配送,再到线下零售店配送,点我达正逐渐深入阿里各系生态企业圈,一个强大的本地生活物流矩阵正在形成,点我达也被看作是阿里与京东众包物流的对抗。
如今,点我达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即时物流企业,业务范围覆盖了全国300多个城市,为100多万商家和6000多万消费者提供即时配送服务。接下来,点我达还将面向所有目标客户开放,致力于在三年内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即时物流平台。
进入2020年,即时物流平台已经进入了集团作战、资源比拼阶段。站在新零售布局风口上,点我达在末端配送领域还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财经1月8日电 (石睿)近日,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正式在各大应用市场上线,7日,中新财经注意到,京东、美团、饿了么、天猫超市、滴滴出行等49家平台已接入数字人民币系统。
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如何点外卖、寄快递、网上购物?中新财经带你“玩转”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
手机号注册即可“解锁”数字人民币
日前,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正式在各大安卓应用商店和苹果AppStore上线。目前数字人民币仅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及冬奥会场景(北京、张家口)开展试点,其他地区暂时无法注册。
根据中新财经实测,新用户仅需使用手机号码注册后,即可使用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进行线上、线下支付,其使用方式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相似。
新用户完成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注册之后,就可选择开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网商银行(支付宝)、微众银行(微信支付)这九家银行的数字钱包。
个人数字钱包分为四种等级,其中四类钱包只需手机号码即可办理,交易限制相对严格,单笔支付上限为2000元,余额上限为1万元;一类钱包无任何交易限制,但是办理要求最为严格,需要手机号码、身份证、本人银行账户、运营机构现场面签。
图片来源: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
吃喝玩乐,数字人民币APP已都可以用
只要拥有数字钱包,用户即可实现数字人民币的线下收款与支付。用户可在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首页“扫一扫”扫码对方收款二维码支付数字人民币;收款则需要下拉数字钱包页面,即可显示收钱码,他人可通过扫描页面出现的二维码向数字钱包持有人付款。此外,用户在开通网商银行(支付宝)、微众银行(微信支付)数字钱包后,即可在支付宝(仅在上海地区试点,其他城市暂未启动)、微信APP中看到“数字人民币”入口。
目前试点的数字人民币App也接入了多种线上支付场景,用户可以通过添加“子钱包”的方式使用。
根据中新财经统计,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已在子钱包页面上线了49家商户,包含购物、出行、生活、旅游、其他几大类,包括京东、美团、饿了么、天猫超市、滴滴出行、哔哩哔哩、快手、爱奇艺、腾讯视频、百度等互联网商家,以及顺丰速运、网上国网(用于电费支付)、中石化、中国电信翼支付等生活常用支付场景。
图片来源: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
数字人民币APP与微信、支付宝区别在哪?
中新财经分别用数字人民币支付了美团、饿了么的订单,使用方式与电子支付工具相似。首先为数字钱包充钱,目前有两种方式:从手机银行转入、银行卡充钱,然后将美团、饿了么添加进子钱包进行授权,之后打开美团、饿了么正常下单,在“选择付款方式”处选择数字人民币子钱包,即可完成数字人民币线上支付。
1月7日,中新财经还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打车费用,支付流程小贴士如下:首先为个人数字钱包充钱,目前有两种方式:从手机银行转入、银行卡充钱,然后将某打车APP添加进子钱包商户名单,之后打开打车APP正常下单,在“付款方式”中选择数字人民币支付,即可完成数字人民币线上支付车费。
据央行介绍,虽然支付功能相似,数字人民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存在一定差异:一是数字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是安全等级最高的资产。二是数字人民币具有价值特征,可在不依赖银行账户的前提下进行价值转移,并支持离线交易,具有“支付即结算”特性。三是数字人民币支持可控匿名,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及用户信息安全。
据中新财经了解,央行很早就高度重视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开发。2014年至2016年,央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启动法定数字货币相关研究工作,2017年底开始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2019年末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根据央行近期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数字驱动”仍将是央行未来四年的发展原则,数字人民币将会在更多场景落地,让更多民众享受到便利和普惠。(完)